2008年9月30日星期二

阿毗達摩讀書討論(3)

Abhidhamma study Chapter 3 –

Collection of Questions from everyone:

P100 受是遍一切心心所之一,有受用目標之“味“的作用。由於每一心都必定會與某種受相應,所以在分類心時,受是一個重要的依據。

P101 有時佛陀只說受為兩種:樂與苦。是一種隱喻式的分析法,把無可指責的捨受包括在樂受之內,以及把應受指責的捨受包括在苦受之內。
佛陀又說,所感受的都是苦一切有為法無常則苦。

P104 眼、耳、鼻、舌四門,當屬於所造色的目標撞及也屬於所造色的根門時,其撞擊力並不強,就如四團棉花在鐵坫上,再以另外四團棉花敲打它們產生捨受。
然而於身門,其目標是四大界中的地火風三大,當目標撞擊身淨色時,其撞擊力十分強大,且擴展到身體的四大。這就如四團棉花受到鐵鎚敲擊,鐵鎚透過棉花,再重擊鐵坫。

P108 有分心:在心路過程不活躍的階段,有分心即會在每一個心識剎那裡生滅。Q: 這裡的心識剎那是一個純粹的時間單位嗎? 我們能在當下察覺到有分心嗎?當我們有意識地去觀察什麼的時候,是不是已經啟動意門轉向心、進入意門心路過程了呢?

P111 在一世裡只有同一種心在執行結生、有分與死亡的作用。在投生時,這種心把新一世和前一世連結起來。Q: 那麼每一世的結生、死亡、有分心,都是同一種?經過修行,這一世和下一世的有分心的品質難道不會提高嗎?或在這一世中,有分心的品質不會隨著修行漸漸提高嗎?如果有分心的品質會改善的話,在什麼時候產生變化(出生、死亡、或一生之中)?

Q: 要如何知道自己今生有分心的所緣?

P121 六種所緣:色所緣、聲所緣、香所緣、味所緣、觸所緣、法所緣(包含淨色、微細色、心、心所、涅槃與概念)
首五種包括在色法裡。前四種為所造色,即依靠四大界而生起的次要色法。觸所緣則是四大界中的三界:地界、火界、風界。水界不能經由觸覺感受、只能通過意門識知,因為水流動時是風界,水黏著時是地界。

P131: 依處與門的分別:對心之生起有不同的作用。心路過程裡的心與心所通過門而得以和目標接觸;依處則是支持心與心所生起的色法。
除了以各自淨色為依處的雙五識之外,心臟是一切心的依處色。(根據註疏,心所依處應該是心臟裡的心室的血)。

P101
苦受-作用是減弱相應法; 樂受-作用是增長相應法;

這裡[相應法]應該指的是[心與所緣接觸]這件事。[增長相應法] 就是使心與所緣更緊密的接觸。

問題1:如何理解[受]的本質?

這裡說[受]有[身受]與[心受]。如何理解心的感受? Goenka 老師說任何心的感受都是身的感受。這一說法如何與阿比達摩會通?

問題2:身體的感受是身淨色與觸塵接觸產生的。身淨色在何處?是遍布身體的表面嗎?如是這樣, 如何理解內在的感受?

我的思考:身淨色應遍布身體內外一切處。我們大部分的身體感受(與外界接觸產生的冷熱軟硬等感覺除外),都是身淨色互為作用的結果,它們互為所緣。

問題3:心的受如何體現在身體的感受上?

在第六章裡面會講到, 色法生起的一個所緣是[心]。 當我們一念心生起時, 就會產生與之相應的色法。這心生的色法與身淨色接觸,就會產生身的感受。所以說一切受都是身的感受也是可以說得通的。

P108-112:對[有分心]的思考

P111: 
“結生、有分、死亡的作用:如前所述,在一世裡隻有同一種心在執行結生、有分與死亡的作”

問題4:這種心在一期生命裡不會改變嗎?

P112: 。當有情投生至地獄、畜生、餓鬼、阿修羅四惡道時,執行這三種作用的即是不善果報推度心(santirana)。於天生瞎眼、耳聾、啞巴等等的人,以及某些低級的天神,執行這三種作用是捨俱善果報推度心。

問題5: (善, 不善)果報推度心的心所也是 [觸,受,想,思,一境性,作意,尋,伺,勝解]。 當這些有情(動物好了)處在[有分]的狀態時, 這些心所如何體現?

P112:對於投生至欲界善趣為人或天神,而又沒有殘缺者,執行這三種作用是八大善果報心。

問題6:與題五同樣的疑問。

問題7:[欲界果報心]以 “悅具,舍具, 智相應”等來分類, 在執行有分作用時, 如何會有與[智相應,不相應等]的功能?

問題8。[善果報心]與[果報推度心]在執行[有分]作用時,本質區別何在?

開印法師說 “有分心的所緣是過去世的業相”。

問題9:在這一期生命裡,如何能常常緣 “過去世的業相”?

問題10:如將﹝有分﹞與﹝業﹞聯系在一起, 哪到底何為﹝業﹞? 在四種究竟法中, ﹝業﹞屬於哪一法?

P122:
第六種所緣,即法所緣,完全不能通過五根門識知﹔而隻能通過意門心路過程或離心路過程心識知。內觀修行的重點。

三、心(citta)亦是一種法所緣﹔雖然心能識知目標,但心本身亦能成為被識知的目標。當知心不能成為自己的目標,因為心不能識知自己本身﹔但在某個心流裡的一個心,則能夠識知在同一個心流裡的其他心,亦能識知其他眾生的心。

問題11:心能否識知“不同心流裡的其他心”? 過去的意識影相如何保留下來的? 記憶的本質為何?

P125:在於離門心等等:離門心是在一世當中執行結生、有分與死亡作用之心。它們有十九種,即:八欲界大善、五色界、五無色界果報心及兩個捨俱無因推度心。這種心的目標有六種:過去或現在的五所緣之一,或是法所緣。在所有三種作用裡,從結生至死亡,該心都隻取同一所緣。該所緣是投生時結生心的目標,在生命過程當中是有分心的目標,以及在死亡時是死亡心的目標。

問題12:這“同一所緣” 是什麼? “過去世的業相”?

答:這目標是以下三種之一: 一、 業(kamma):過去所造的善業或惡業。 二、 業相(kammanimitta):是與即將成熟而導致下一世投生至何處的善業或惡業有關的目標或影像,或是造該業的工具。例如:虔誠的信徒可能會看到比丘或寺院的影像﹔醫生可能會看到病人的影像﹔而屠夫則可能聽到被宰殺的牛的哀號或看到屠刀。 三、 趣相(gatinimitta):這即是臨終者下一世將投生的去處。例如:即將投生至欲界天的人可能會看到天界的宮殿﹔即將投生至畜生界的人可能會看到森林或田野﹔即將投生至地獄的人可能會看到地獄之火。

P126:
若是投生至欲界,在前一世臨死速行的階段,被六門之一識知的五所緣當中任何一個所緣皆可成為業相。這種所緣在新一世的結生和首幾個有分可以是過去或現在所緣。它有可能是現在所緣,因為在前一世的臨死速行識知該目標之後,它可能還持續存在於新一世的首幾個心識剎那﹔隨後的有分及死亡心所取的目標則必定是過去所緣。 若前一世的臨死速行所取的目標是法所緣,它則可能是業或業相,以及是新一世結生、有分與死亡心的過去所緣。若該目標是趣相,它一般上是色所緣、由意門識知、以及是現在所緣。 若是投生至色界天,三種離心路過程心的目標是前一世意門臨死速行所取的法所緣、是概念(於是與時間無關)、以及是屬於業相。投生至第一和第三無色界天亦是如此。若是投生至第二和第四無色界天,該目標(即:心)是法所緣、是過去所緣、也是業相。
這一段還需要思考



• Page 101
o 在何种情形下适合做“四相”的分析?所有的究竟法?以前看到對心或心所都用过。这里看到對一類别的心所似乎也可以这样做。
o 如何理解悦受和憂受理的“造作”的含义?
• Page 103
其實具有苦受和憂受的心只有三個,但其作用卻非同小可。
• Page104
有關速行心的重要性。是否可理解成那時的“心的受”才是構成我們平時鮮明或深刻的“感受”之處?所謂如理作意是否就是在“這時”決定善的或不善的心生起?(在Page119有說到)
• Page110
o 如何理解結生、有分、死亡是同一種心?(是十九個離門心的某“個”嗎?還是指這一“類”心?),變化在哪里體現?是在死亡心生起之前嗎?
o 相關的“題外”問題:不知這種安立比較於佛教的其它安立更能讓人信服嗎?記得佛陀曾告誡弟子不去追究“死後”的問題。該如何理解這一教誡?有人說如果沒有“後有”的問題,修行就沒有意義。各位看法如何?
• Page114:
感到熟練了解和掌握55種速行心得重要。是如理作意的基礎。
• Page118:
為什麼彼所緣的做用只限于欲地?
• Page 123-125
開印比丘的開示在這一部分很豐富:
o 超越感念法的重要性(問題:如何善用概念法?如果參加過一行禪師修行或度過他的書的話,他的想象、概念的透過比喻的展現都非常讓人感嘆!我個人感覺學習善用概念也是極為重要的。但談到修證在一定的階段要超越感念。)
o 有關臨終關懷的這段開示提醒我們放下對門戶和宗教的執著。真是非常深刻!
o 只發愿是不夠的(要做!要修行!)
o 沒有什麼定業,只是是否來得及懺悔。如何懺悔是真正的懺悔?各位是否常做懺悔的功課?是如何做懺悔的功課的?可否分享?
• Page 132
o 不理解心臟(甚至心室中的血)是心所依處的說法?


1) 我所见的死亡大都在睡眠状态,这时候看不到有任何的“心”在作用。难道心可以在没有意识下作用?
2) “業”是怎麽一回事?按《攝論〉好像只是臨終最後一念心傳遞到下一世。這和我們習慣說的包含全部作爲的“業力”不太一樣?


何以〝有分〞稱為〝意門〞?
於意門心路過程中諸心皆已〝有分心〞為門?
為何神通善心及神通唯作心不屬於八十九心之一?
出世間均有心所依處? 還有其他依處嗎?

1 条评论:

Samma Ditthi 说...

Notes from Sister Chiu

Abhidhamma study Chapter 3

P108 有分心:在心路過程不活躍的階段,有分心即會在每一個心識剎那裡生滅。Q: 這裡的心識剎那是一個純粹的時間單位嗎? 我們能在當下察覺到有分心嗎?當我們有意識地去觀察什麼的時候,是不是已經啟動意門轉向心、進入意門心路過程了呢?
王岷:禪修、深觀中可以看到有分心(相當於前世的業)。以有分心作為所緣,作意可以觀察有分心。

P111 在一世裡只有同一種心在執行結生、有分與死亡的作用。在投生時,這種心把新一世和前一世連結起來。Q: 那麼每一世的結生、死亡、有分心,都是同一種?經過修行,這一世和下一世的有分心的品質難道不會提高嗎?或在這一世中,有分心的品質不會隨著修行漸漸提高嗎?如果有分心的品質會改善的話,在什麼時候產生變化(出生、死亡、或一生之中)?
根據開印比丘的開示中極為強調臨終關懷的作用(令善心升起),死亡心應是一個改變點,但是一生之中都無法改變、到了死亡才能突然改變也不make sense.
王師兄:有分心在阿比達磨中並沒有清楚的解釋,但若對應到大乘唯識學的第八識,應是時刻在改變。所有的業都含藏在有分心裡面。為何說有分心是意門?因為是從意門升起來的。
王岷:這樣的話,臨終關懷就沒有那麼重要了嗎?(大家認為還是很重要。)死亡到底把什麼東西帶過去?十九種心能夠完成結生、死亡、有分的作用,而八識是一個儲存所,聽起來八識比十九種心中的一種,還要複雜許多。

王漢林:有分心本身不等於是業,而是含藏的業種。十九種心的品質還要根據心所的組合、心的強弱來決定。有分心是某一種業成熟的結果。
到底什麼是業?王岷認為業涵蓋在所有真實法裡面,心、心所、色法、涅槃。
林師兄認為業是一種作用、一種影響、一種結果。
阿比達磨中,業決不是色法。P11 善心、不善心是業。
結論:業是名法。心是業,嚴格來說應是“心造業“,因為心剎那生滅,但是業並不會滅掉。
佛陀在世時,不讓弟子去深究死後的問題。
業和緣起連在一起,“緣起甚深“,所以業也甚深。所有我們的心有關名法的組合,這個組合表現出來的形式,就是業。帶有一種因果必然性。佛教被批評的“必然性“、“本來如此“。
業力,是比阿比達磨的四種究竟法,更深、更高層的一個東西。學習阿比達磨就是在學習“業“是如何運作的嗎?

結論:業和有分心,應請教善知識。

欲界果報心中(有分心)具備了勝解、精進心所,睡覺時怎麼可能能夠察覺到?睡覺時這些心所都到哪裡去了?我們對這些心所的理解顯然很淺,這些心所並不在意識的層面上作用。或是強弱之分?王岷,時間性的問題?

Q: 要如何知道自己今生有分心的所緣?


P101
苦受-作用是減弱相應法; 樂受-作用是增長相應法;

這裡[相應法]應該指的是[心與所緣接觸]這件事。[增長相應法] 就是使心與所緣更緊密的接觸。

問題1:如何理解[受]的本質?

這裡說[受]有[身受]與[心受]。如何理解心的感受? Goenka 老師說任何心的感受都是身的感受。這一說法如何與阿比達摩會通?

問題2:身體的感受是身淨色與觸塵接觸產生的。身淨色在何處?是遍布身體的表面嗎?如是這樣, 如何理解內在的感受?

我的思考:身淨色應遍布身體內外一切處。我們大部分的身體感受(與外界接觸產生的冷熱軟硬等感覺除外),都是身淨色互為作用的結果,它們互為所緣。

問題3:心的受如何體現在身體的感受上?

在第六章裡面會講到, 色法生起的一個所緣是[心]。 當我們一念心生起時, 就會產生與之相應的色法。這心生的色法與身淨色接觸,就會產生身的感受。所以說一切受都是身的感受也是可以說得通的。

P108-112:對[有分心]的思考

P111: 
“結生、有分、死亡的作用:如前所述,在一世裡隻有同一種心在執行結生、有分與死亡的作”

問題4:這種心在一期生命裡不會改變嗎?

P112: 。當有情投生至地獄、畜生、餓鬼、阿修羅四惡道時,執行這三種作用的即是不善果報推度心(santirana)。於天生瞎眼、耳聾、啞巴等等的人,以及某些低級的天神,執行這三種作用是捨俱善果報推度心。

問題5: (善, 不善)果報推度心的心所也是 [觸,受,想,思,一境性,作意,尋,伺,勝解]。 當這些有情(動物好了)處在[有分]的狀態時, 這些心所如何體現?

P112:對於投生至欲界善趣為人或天神,而又沒有殘缺者,執行這三種作用是八大善果報心。

問題6:與題五同樣的疑問。

問題7:[欲界果報心]以 “悅具,舍具, 智相應”等來分類, 在執行有分作用時, 如何會有與[智相應,不相應等]的功能?

問題8。[善果報心]與[果報推度心]在執行[有分]作用時,本質區別何在?

開印法師說 “有分心的所緣是過去世的業相”。

問題9:在這一期生命裡,如何能常常緣 “過去世的業相”?

問題10:如將﹝有分﹞與﹝業﹞聯系在一起, 哪到底何為﹝業﹞? 在四種究竟法中, ﹝業﹞屬於哪一法?

P122:
第六種所緣,即法所緣,完全不能通過五根門識知﹔而隻能通過意門心路過程或離心路過程心識知。內觀修行的重點。

三、心(citta)亦是一種法所緣﹔雖然心能識知目標,但心本身亦能成為被識知的目標。當知心不能成為自己的目標,因為心不能識知自己本身﹔但在某個心流裡的一個心,則能夠識知在同一個心流裡的其他心,亦能識知其他眾生的心。

問題11:心能否識知“不同心流裡的其他心”? 過去的意識影相如何保留下來的? 記憶的本質為何?

P125:在於離門心等等:離門心是在一世當中執行結生、有分與死亡作用之心。它們有十九種,即:八欲界大善、五色界、五無色界果報心及兩個捨俱無因推度心。這種心的目標有六種:過去或現在的五所緣之一,或是法所緣。在所有三種作用裡,從結生至死亡,該心都隻取同一所緣。該所緣是投生時結生心的目標,在生命過程當中是有分心的目標,以及在死亡時是死亡心的目標。

問題12:這“同一所緣” 是什麼? “過去世的業相”?

答:這目標是以下三種之一: 一、 業(kamma):過去所造的善業或惡業。 二、 業相(kammanimitta):是與即將成熟而導致下一世投生至何處的善業或惡業有關的目標或影像,或是造該業的工具。例如:虔誠的信徒可能會看到比丘或寺院的影像﹔醫生可能會看到病人的影像﹔而屠夫則可能聽到被宰殺的牛的哀號或看到屠刀。 三、 趣相(gatinimitta):這即是臨終者下一世將投生的去處。例如:即將投生至欲界天的人可能會看到天界的宮殿﹔即將投生至畜生界的人可能會看到森林或田野﹔即將投生至地獄的人可能會看到地獄之火。

P126:
若是投生至欲界,在前一世臨死速行的階段,被六門之一識知的五所緣當中任何一個所緣皆可成為業相。這種所緣在新一世的結生和首幾個有分可以是過去或現在所緣。它有可能是現在所緣,因為在前一世的臨死速行識知該目標之後,它可能還持續存在於新一世的首幾個心識剎那﹔隨後的有分及死亡心所取的目標則必定是過去所緣。 若前一世的臨死速行所取的目標是法所緣,它則可能是業或業相,以及是新一世結生、有分與死亡心的過去所緣。若該目標是趣相,它一般上是色所緣、由意門識知、以及是現在所緣。 若是投生至色界天,三種離心路過程心的目標是前一世意門臨死速行所取的法所緣、是概念(於是與時間無關)、以及是屬於業相。投生至第一和第三無色界天亦是如此。若是投生至第二和第四無色界天,該目標(即:心)是法所緣、是過去所緣、也是業相。
這一段還需要思考



• Page 101
o 在何种情形下适合做“四相”的分析?所有的究竟法?以前看到對心或心所都用过。这里看到對一類别的心所似乎也可以这样做。
o 如何理解悦受和憂受理的“造作”的含义?
• Page 103
其實具有苦受和憂受的心只有三個,但其作用卻非同小可。
• Page104
有關速行心的重要性。是否可理解成那時的“心的受”才是構成我們平時鮮明或深刻的“感受”之處?所謂如理作意是否就是在“這時”決定善的或不善的心生起?(在Page119有說到)
• Page110
o 如何理解結生、有分、死亡是同一種心?(是十九個離門心的某“個”嗎?還是指這一“類”心?),變化在哪里體現?是在死亡心生起之前嗎?
o 相關的“題外”問題:不知這種安立比較於佛教的其它安立更能讓人信服嗎?記得佛陀曾告誡弟子不去追究“死後”的問題。該如何理解這一教誡?有人說如果沒有“後有”的問題,修行就沒有意義。各位看法如何?
• Page114:
感到熟練了解和掌握55種速行心得重要。是如理作意的基礎。
• Page118:
為什麼彼所緣的做用只限于欲地?
色地和無色地都是概念法,彼所緣的定義(p110)在欲界心路過程裡。。。
• Page 123-125
開印比丘的開示在這一部分很豐富:
o 超越感念法的重要性(問題:如何善用概念法?如果參加過一行禪師修行或度過他的書的話,他的想象、概念的透過比喻的展現都非常讓人感嘆!我個人感覺學習善用概念也是極為重要的。但談到修證在一定的階段要超越感念。)
要解脫一定要超越概念法。一行禪師的方法能夠帶來喜悅、輕安,無法達到解脫。概念對於入門是必須的。慈心禪的所緣是眾生(男人女人)。
只有對究竟法做觀察的時候才能夠解脫,故阿比達磨稱為慧地。
o 有關臨終關懷的這段開示提醒我們放下對門戶和宗教的執著。真是非常深刻!
o 只發愿是不夠的(要做!要修行!)
o 沒有什麼定業,只是是否來得及懺悔。如何懺悔是真正的懺悔?各位是否常做懺悔的功課?是如何做懺悔的功課的?可否分享?
• Page 132
o 不理解心臟(甚至心室中的血)是心所依處的說法?


1) 我所见的死亡大都在睡眠状态,这时候看不到有任何的“心”在作用。难道心可以在没有意识下作用?
2) “業”是怎麽一回事?按《攝論〉好像只是臨終最後一念心傳遞到下一世。這和我們習慣說的包含全部作爲的“業力”不太一樣?


何以〝有分〞稱為〝意門〞?
於意門心路過程中諸心皆已〝有分心〞為門?
為何神通善心及神通唯作心不屬於八十九心之一?
出世間均有心所依處? 還有其他依處嗎?